標籤:吐谷渾文  其他文字  

唐《慕容智墓誌》的吐谷渾文


2021年6月28日

2019年10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威发掘了一座唐墓。该墓保存较完整,随葬品丰富,出土墓志一方。墓志青石质,方形,由盖、志两部分组成。志盖盝顶,底边长54.5、宽54.2、顶边长39.6、宽39.6、厚8.8厘米,正面中间阴刻篆书“大周故慕容府君墓志”,周围饰以缠枝卷草花卉纹。墓志边长53.7、厚9.2厘米。正面楷书志文,20行,满行17至21字,除4处与皇帝相关称谓的词前各留一空格外,共刻392字,其中“天”“地”“日”“月”“年”“授”等为武周新字。左侧面纵刻两行文字,约36字,其中部分字体具有和汉字相同的偏旁部首,或偏旁部首的合成字,暂无法释读。

墓志盖

墓志及志侧文字

正面志文如下:

大周故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府君墓志铭并序

王讳智,字哲,阴山人,拔勤豆可汗第三子也。原夫圆穹写象,珠昴为夷落之墟 ;方礴凝形,玉塞列藩维之固。其有守中外,沐淳和,贵诗书,践仁义,则王家之生常矣;廓青海,净湟川,率荒陬,款正朔,则主家之积习矣。故能爪牙上国,跨蹑边亭,控长河以为防,居盘石而作固。灵源茂绪,可略言焉:祖丽杜吐浑可汗。父诺曷钵,尚大长公主,驸马都尉、跋勤豆可汗。王以龟组荣班,鱼轩懿戚,出总戎律,敷德化以调人;入奉皇猷,耿忠贞而事主。有制曰:“慕容智,鲜山贵族,昂城豪望,材略有闻,宜加戎职,可左领军将军。”俄加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望重边亭,誉隆藩邸。西园清夜,敬爱忘疲;东阁芳晨,言谈莫倦,诚可长隆显秩,永奉宸居。岂谓齐桓之痾,先侵骨髓;晋景之瘵,已入膏肓。天授二年三月二日,薨于灵府之官舍,春秋卌有二,即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礼也!上悬乌兔,下临城阙,草露朝清,松风夜发。泣岘山之泪隋(堕),悲陇水之声咽。呜哀哉!乃为铭曰 :

丹乌迅速,白兔苍茫。两楹流奠,二竖缠殃。崩城恸哭,变竹悲伤。一铭翠琰,地久天长。

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为“大周云麾将军守左玉钤卫大将军员外置喜王”慕容智,因病于天授二年(691年)三月二日薨,终年42岁,并于“其年九月五日迁葬于大可汗陵”。其“祖丽杜吐浑可汗。父诺曷钵,尚大长公主,驸马都尉、跋勤豆可汗”,为“可汗第三子也”。慕容智,史无传,其父诺曷钵为吐谷浑国末代统治者,年幼嗣位,大臣争权,国中大乱。唐太宗遣军援之,封为河源郡王,授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高宗时,拜驸马都尉。龙朔三年(663年),为吐蕃所袭,遂与弘化公主领数千帐奔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吐蕃并其地,吐谷浑亡国。唐徙其部众于灵州(今宁夏吴忠)之地,置安乐州,以其为刺史。垂拱四年(688年)卒,子忠嗣立;慕容智母为弘化公主,是唐朝远嫁周边少数民族首领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回长安省亲的公主。据慕容智墓志及史书有关其父母的记载,我们大致可知,慕容智于永徽元年(650年)生于吐谷浑王城(伏俟城),在其14岁时国中巨变,随父母逃亡至今武威地区,在武威生活一段时间后,与其父母部族移居今宁夏吴忠。大约在武威生活的少年时代或成年后,至唐都长安,入侍宫廷,担任禁卫军职,宿卫皇帝,因出生高贵且尽忠职守,官至“守左玉钤卫大将军”。慕容智其人,智勇双全,望重边亭,誉隆藩邦,其在吐谷浑族中封号为喜王。691年三月,因病在宁夏吴忠病逝,同年九月灵柩运至武威,归葬于其父诺曷钵的“大可汗陵”区。

此次出土的《慕容智墓志》志石侧面纵刻有两行不知名的文字,两行文字之间还专门划有界格线,显然是时人有意将其刻于志侧,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从字体来看,这些文字如汉字一样单个分开,具有与汉字类似的偏旁、笔画和部首,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文字书写规范。通过对比多种现今已知的文字和符号我们发现,志侧文字从字形上来说与契丹大字最为接近。

(以上内容节选自《唐<慕容智墓志>考释》、《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

经过我的观察,这两行文字基本是逐字竖着写的,个别也有两个字并排写的情况,也可能是合体字。有部分字的字形接近契丹大字,以下为我的个人解读:

由于样本太少无法进一步解读,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带有吐谷浑文的墓志出土,或许到那时能有更多的发现。

参考文献

吐谷浑喜王墓志释读 有问题!